但凡是个作家,听到别人这么夸赞自己的作品,都难掩心中的激动和自豪。只是李婉仪不能把这份骄傲宣之于口——因为架子上的那些新书并不是台湾女作家琼瑶的作品,而是大陆作者“琼瑶新作”的书,而她就是“琼瑶新作”本人。
她是一个枪手,专门给地下出版社供稿,打着知名作家的名号创作自己的作品。
八十年代末,一度被禁止的外国文艺作品像是开了闸的洪水一般往大陆方向倾泻而来。除了世界名著和当代欧美小说,还有港台地区的文艺作品。
三毛的散文,席慕蓉的诗作在女青年之间刮起了旋风,不过更大的浪潮来自于琼瑶、岑凯伦等一批言情小说的作者。
继民国时期的“鸳鸯蝴蝶派”小说之后,这似乎是大陆的年轻人第一次接触到不讲生产,不讲革命,只讲谈情说爱的作品。缠绵的文字,浪漫的场景让女孩子们欲罢不能。
然而因为版权的问题,再加上信息不对称,那边的作品过不来,这边的读者干着急,一批“枪手”作家们便顺应时代孕育而生。
言情小说这边有“琼瑶新作”“梁风仪”,武侠小说那边也诞生了一批诸如“金庸新著”“经典古龙”“温瑞安全集”等男性抢手,在盗版书市场分庭抗礼。
比起小学老师这份工作,李婉仪更喜欢写小说。哪怕被打成现在这个样子,她还是每个月按时交稿。就连编辑也夸,说她是这一批作者里写得最好,也最守时的。
“老板,琼瑶新书来了么?”
就在此时,一个年轻的男人走到书店门口。
“郑先生啊,来的正是时候,晚一步就没有了。”
老板说着,转身拿起柜子上最后的两本新书。路过李婉仪的时候,无不遗憾地对她说,“你看,我说要买就要趁早吧,现在都卖光了。”
李婉仪没有想到竟然真的有男人会买言情小说,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郑翔付了钱,接过书正要走,就对上了李婉仪的目光。
两人都很窘迫,郑翔用手扶了扶新配的眼睛,李婉仪尴尬地笑了笑,右手不自觉地拧住裙角。
“不是我看的,这是给我姐姐买的,她特别喜欢看言情小说……”
郑翔也不晓得为什么要对一个陌生的女孩子解释这些,红着脸匆匆走了出去。
因为这个“奇遇”,李婉仪郁闷了许久的心情稍稍拨云见日。
终于等到你上
不知不觉日历已经撕到九月十五号,还有半个月时间就是贺敏敏摆酒的日子。
苏州老家那边打电话来催贺家姆妈,问她怎么还不寄请柬,他们早就把名单发过来了。老家那边规矩大,叔公特意叮嘱,请柬要用毛笔手写,让他们快点准备好寄过来。
不止老家的亲戚,百货公司的同事们一样也在催。问她到底在哪里摆酒,还问她新房在哪里,结婚照片在哪里拍的,是王开照相馆还是人民照相馆,让她拿出来看看。
这两年开始流行拍婚纱照,不像过去小夫妻要不穿青年装,要不就是军装。贺敏敏这样走在潮流尖端的时髦人物,哪里有不拍婚纱照的道理。
贺敏敏答不上来,只好推脱说拍的数量太多还在冲印,等冲出来再说。
“敏敏,你真的是要结婚了么?我怎么看你没有半点新娘子的样子啊?”
许招娣她们围着贺敏敏品头论足,“你男朋友怎么回事,没谈敲定之前天天来,恨不得直接到百货公司来上班。打了结婚证后一次都没有来过,是不是觉得鱼上钩了,就不需要再下饵了啊?”
“阿姐,难听伐。什么鱼不鱼的,我是人好伐?”
贺敏敏靠在橱柜旁冷冷地说。
“话不是这么讲的,阿姐是过来人,男人么,比你看得多。这还没正式结婚就不把你当回事,等将来过日子又怎么会把你的话放在心上呢?我讲得对伐?”
周围人纷纷附和。
“而且我怎么听说,‘墨水精’的工作单位有问题啊……敏敏,你真的了解你家先生伐?”
许招娣为了能够分到房子,最近和福利科的张副科长打得火热,今天送煎带鱼,明天送绒线衫。听说张大姐的女儿正在上高三,专门托人从香港搞来白兰氏鸡精给她补营养。
张大姐吃人嘴软,偷偷告诉她贺敏敏也递交了申请表。虽然许招娣的工龄比贺敏敏久,但是人家身上的荣誉多,具体怎么分配,要看领导怎么想的了。
许招娣闻言表面上不声不响,心底把贺敏敏骂得狗血零头。
“什么意思?”
贺敏敏知道她最近在单位里到处说自己的坏话,心想也是时候明刀明枪来干一场了。
“什么意思你不晓得啊?阿姨是为了你好,提醒你眼睛睁睁大,不要被人骗了还帮人数钞票。敏敏,我知道你工作能力好,不过到底年轻的呀,没经历过。不要等到最后搞得‘喇叭腔’(沪语:丢脸),让人家看笑话就不好了。”
“谁跟你讲,我要和‘墨水精’结婚的?”
贺敏敏挑眉。
“你,你不跟他结婚,你跟谁结婚?”
不止许招娣大吃一惊,其他的同事们也吓了一跳。
“我的新男朋友。”
贺敏敏故意拢了拢头发。
“什么时候的事情?我们怎么不知道?”
“滑稽伐?我谈朋友要通知你啊?”
贺敏敏嗤笑,“我先生条件不要太好。老实告诉你吧,他这段时间飞到香港去处理公事了,所以把婚事全部交给我来打理。他说了,订什么酒店,婚纱、婚车、菜式都让我看着办,到时候他付钱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