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泉州小说网>武周问鼎格格党 > 第88节(第1页)

第88节(第1页)

自扎营之处往城东面的旷野而去,不多远就瞧见了一片片的耕田。

李清月漫步而行,便见这梁州地界上的地广人稀,在旷野之中愈发明显。

若说南郑城中还有人声灯火,在今夜无月的天穹之下,城外便真是四处黢黑。

她早将身上的累赘衣裙换成了跟随卓云习武所用的劲装,直接寻了个地方跳下了田地。

“公主……”

“嘘,小点声。”李清月回头警告,“我们是来偷偷考察的,有点自觉好不好?”

方才出声提醒的卢照邻:“……”

公主在前几日还说,他若有心要朝着文学家的方向发展,总该走南闯北,领略各地的风土人情,就如这山南道的民风民俗。

可若真要让他记载南郑是何种样子,他怕是要写出一句“已乘晚来兴,还踏一春田”了。

说出去谁信啊,这大半夜的,公主身先士卒,偷偷造访梁州老农的田地。

想归这样想,眼见唐璿和阿史那卓云已是脚步稳健地跟了上去,生怕落后太多,便要找寻不见公主的踪影,卢照邻也拎着手中的提灯追了上去。

没走几步,就见小公主已在一处青苗旁蹲了下来,还在嘀嘀咕咕着什么。

“之前在远处看着,还觉得此地草木青青,近看起来……”

若是光线明亮的话,众人大概不难看到李清月的眉头拧起了一瞬。

饶是她觉得自己算不会种田的那种,只在穿越前参加过几次下乡支教,顺带见识过一点农耕;她也很清楚在方今这个时代要谈农作物高产简直是在耍流氓——

她都觉得这田地里的麦苗长得好生磕碜。

按说自汉代就已有种植农书,到了北朝时期,还有一本农学著作《齐民要术》,在国子监藏书的地方她就曾经看到过,可这田地之间,何止是不按区田划分,没有翻土深耕的痕迹,还几乎没在田间寻到沤肥的踪影!

说是刀耕火种的天生天养真是一点不错。

倒是这田地的肥力和湿润程度堪称优越,或许正是因为没有过度开垦的缘故。

也不知道到底是应该庆幸于此事,还是应该说,这也是一种悲哀。

她起身继续朝前走去,“走!换几块田看看,这里有多少种农作物。”

唐代已非汉末与南北朝的小冰河期,这一点上,在李淳风为李治解释洪涝灾害由来的时候就提到过。

若论气候优势,汉中甚至还比关中更强。

并不是因为她先随从上任的官员一并翻越了秦岭,感到过山中寒凉,而确实是汉中地界上的温度更高。

可摸黑在田垄上走出了不短的距离,让李清月这两条腿都有点走累了,也只瞧见零星的杂类作物。

而且,她也并不难发现,越是距离南郑远的地方,田间的作物也就越显稀疏。

“他们到底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连田中的杂草也不清理一下。”卢照邻已累得在田边直接坐了下来,随手一拔,便是些在清明雨季之后疯长的蔓草落在手中。

“你今日不是听到他说了吗?”李清月也懒得站着,干脆同样在此地坐了下来。

她伸手朝着周遭指去。

“你看,梁州人口若平摊到全境,约莫五百亩地上才只有一个人。以一人之力,能耕耘得动这么多地吗?”

卢照邻摇了摇头。

就算按照大唐田令划定的赋田数额,一个成年男丁也只分到百亩田地而已。

五百亩地……刨除掉荒地也绝没可能照看得过来!

“还不可能人人都致力于农耕。”李清月有些惆怅地算道,“总会有人是坐享其成的,有人要经商贩售,还得有人选择就学读书。这就让能从事耕作之人更少了。”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