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一词念罢!
全场哑然。
良久。
一个中年男人忽然拍案而起:
“好!”
这猛然一拍,竟把他旁边那人吓了一大跳。
“这词当真是离愁别绪之大作!”
“最是那一句‘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妙哉!妙哉啊!”
这位中年男人一开口,很多人也就陆续跟着开口。
这些人虽然都是以写诗为荣。
少有写词的。
即便有也只算是涂鸦之作。
可对于刚才这‘雨霖铃’,却没有一人不称好。
气氛一下子就被推向了高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众人都是在私下点评这词的精妙。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
“……”
庄舟倒是不以为意。
这词出自于柳永,这哥们本就是烟花柳巷的常客。
最善于写词,尤其是最懂这些歌伎们的心思。
堪称是歌伎们的知心人。
传闻柳永死后,无人安葬。
还是歌伎们凑钱把他安葬入土。
因柳永善写市井生活。
民间更有,“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永词”的传闻。
足见此人的影响力。
“敢问,这词是哪位兄台的大作啊?!”
中年男人目光扫过众人,却不见一人应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