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全国上下都在勒紧裤腰带省吃俭用,供应也是一减再减。
好多人都跑到乡下郊区去挖野菜。那挖野菜的地儿都快到深山里头了。
不过好歹也能多少糊弄一下肚子不是。
这天上班,财务科办公室里突然传来“噗”的一声,黄大姐尴尬地抬起头:“不好意思,是我。最近家里缺粮食,乡下亲戚给送来了一袋子红薯,天天吃红薯,没忍住。”
余丽满脸憔悴,“理解理解,现在哪家不都这样嘛。我们家今年也在窗户底下那小块儿地种了几颗红薯,过几个月说不定能缓解缓解。”
陈建国也凑过来:“可不是嘛,现在这时候,谁家日子都差不多。有红薯吃就很不错了,我家今天早上就喝的米汤,我这会儿肚子也不舒服呢。也不知道今年年景咋样。”
宁凝心说,怕是不咋样,还得明年一年天灾才能过去,还有的熬呢。
天灾人人都躲不过,全国现在都是这个样子,也只能自己想办法。
不过财务科的几个人都挺不错,他们都知道宁凝家有个小院子,知道她应该不缺吃的,可从来都没提过要借粮食的话。
但宁凝一点儿表示没有也不太好,她还想着一直在财务科干到退休呢,办公室的关系处理不好,以后天天见面得多尴尬。
人情世故就是这样,絮叨又繁琐。
可是人活在这世上就不可能不和人有联系,很多事儿就是自己只要不吃亏,还是得想全面。
再说宁凝从港城拿回来的粮食,本身就是想卖一部分的,卖谁不是卖,办公室的人需要,好事儿啊,还不用冒风险了。
余丽现在又怀孕了,缺吃少喝的,瞧她那脸色,憔悴得不行。
走在路上,看到的人也全都是一脸菜色。
宁凝现在出门都得化完妆,把自己的好气色遮住才敢出去。
不过天天接触的人肯定能看出来,她是一点儿都没瘦。
脸色不好只能是吃不好,绝对不存在吃不饱的情况。
宁凝想到这里,主动开口,“我家倒是有些菜干和之前种的红薯,玉米面也有一些,你们谁要是需要,我可以跟你们换一些。”
现在私下买卖东西可不能说是买,得说是换。
细粮和猪肉类就不往外换了,要想随便吃肉得等到八十年代改革开放以后。
猪肉和细粮得自己家留着吃,不然也得吃不好。
鸡鸭和玉米面倒是可以换出去。
听到宁凝这话,几个人也没客气。
“需要啊,现在谁家敢说不缺吃的,小宁能给咱们换一下,那可再好不过了。”
黄大姐到底老练,“你要不要和你家大勇说先一声?你现在可不是一个人过日子了,他要是不同意,别再两口子吵架。暂时我们还能对付。”
陈建国也说:“是啊,小宁。暂时日子还过得去,你家刚添了两个小宝贝,别因为帮我们让自己饿肚子。”
宁凝笑了笑:“我家现在就是个吃不好,但也饿不着的状态。你们也知道我家有个小院子,前几年晒了不少菜干,去年又全种的红薯。好东西我肯定没有,这种能糊弄肚子的东西我还是能拿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