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泉州小说网>妾与夫人的区别 > 第30章(第1页)

第30章(第1页)

夫人伸手拨了拨螽羽鬓边的发丝。

螽羽这才发现自己出了些汗,发丝黏在脖颈上了。

夫人伸了个懒腰,像是要把方才日出时分那片潮湿的水汽挥散开似的,脆着声说:

“起来吧,今天还有很多事要忙呐!我今天早饭想吃小馄饨——你跟我去厨房,我教你包。”

【拾捌】枭首

-

七月底时,从省府派来的一千个兵马下乡拿人,竟在崖仪山河道口大败于“崖仪变民”,数百官兵尸陈河畔,还有一名卫指挥使坠马而亡。

省城里的知府大丢了颜面,上疏求兵以求平叛,将此事从“哄堂塞署,逞凶殴官”上升到了崖仪乡民意图“一县同反”。

与此同时,赵知县被革职,换了位孙知县来。

上头官员调来换去,民间的恐慌也越来越盛,各种小道消息传得沸沸扬扬:今天什么土地爷显灵给周监生送了一套红衣,明天什么哪座山间狐啼如诉是有不祥之兆……

孙知县倒是个会做官的,新官一上任,第一件事便是带着被官兵俘虏的百姓前往浮岩山换回被俘虏的军官。

然后召集乡县老民,询问是否愿意写下呈文,讲明“本村并未进城闹事,应完钱粮也情愿照常交纳”,如此一来,往后便不再追究。

乡民本就知道官兵平叛之血腥残酷,听孙知县这样说,便纷纷写了呈文。

如此一来,“请平粮价者”似乎将要日渐孤立无援了。

孙知县又登门拜访本地各个乡贤缙绅,终于问出一件要紧的事:

“民间所谓‘请平粮价’,究竟是要去除所有程仪需索,还是以求红封白封没有差别?若是前者,恐怕难以办成,若是后者,各位老爷们可愿接受?”

——夫人坐在前堂里,听孙知县说着这些话。

螽羽一早便问过夫人这个问题。

夫人当时很快回答:“老爷自然没什么不情愿。”

这会儿,夫人却没有立刻回复孙知县。

她心不在焉似的,突然问:“县太爷可知道前几日崖仪河口死伤的人里头,都有哪些村子里的乡民?”

孙知县只身带着几个衙役前来,身后没跟着师爷,也没跟着在官府办事的池三爷。可见孙知县心里清楚,张府久久未站出来说话,是有为难之处的。若是张祐池一并登门,或可显得亲近,却也可能弄巧成拙。

看来孙知县果真是个能干人。

“有岩下村的小农数家。”知县回答道,“本官听说岩下村的土地十之有八都是张家名下所有,可是如此么?”

官府里一查地契便知,当然正是如此。

夫人也回答:“确实如此。”

“岩下村民中有不少人支持民变,您有听说?”

“我一介女流之辈,哪里知道这些事。”螽羽第一次听到夫人这般自谦,惊讶于原来夫人也是会说这些话的,“岩下村的田产常年交由村民打理,不过每年收取一笔佃租而已,甚少往来。县太爷万莫生出什么疑心,我们张家对朝廷一片忠心,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小生万没有这个意思。只是担忧张老爷牵挂乡亲,也担忧老爷的家业受损。”

“县太爷的意思是,若是往后官兵前来平叛,少不了要波及到岩下村?”

螽羽站在屏风后听着,听到说这句话时夫人微微扬起的声调,便知道夫人真正关心的其实是这件事。

“本官自然不愿看到百姓无辜流血,为官者爱民如子是职责所在。”这位孙知县说话很有方圆,“只是也要看那姓周的暴民与他身边纠集之众是否能早日回头、归顺朝廷。”

“若是早日归顺,便有活路么?”夫人问道。

“周监生虽是有着‘为民请命’的好心,毕竟惹出大祸,肯定是活不成的。”

“我并不多么关心周监生。”夫人笑道,“如您先前指点——岩下村不巧成了‘贼窝’要受牵连,实在令我忧心。依您看,现在可是劝解村民捉住那周监生交予您手中的好时机么?”

孙知县惊了惊,料想自己是看低了这位张府主母。

他再开口时,语气更恭谨了些:“依本官个人之见,以如今的火候,恐怕此事还没有那般容易促成。”

“县太爷何出此言?”

孙知县沉思片刻,回答道:“我静如镜,民动如烟。事以形兆,应以象悬。”

-

“那句文绉绉的怪诗是什么意思啊?”

夫人一回到后头,便把手搭在螽羽腕子上,很不耐烦地瘪着嘴。

“那应当是魏晋诗人陆机的诗……”螽羽想了想,解释道,“说的是时事动乱、民心浮躁,诗人心如明镜,便看到了未来的预兆。”

“所以呢?孙知县说这个是想说什么?”

“奴婢猜测,孙知县的意思是现在并非缉拿周监生的好时候。他应该是劝太太您再等一等。”

“等——等等等,可是再等再等,朝廷大军就要来了!”

“是了,”螽羽叹道,“且不提怕是会有无辜乡民被当做叛民……那些官爷,哪个不是如同蝗虫一般,刀戈还未出鞘,民脂民膏已经搜刮殆尽。不过奴婢觉得,孙知县说的是有道理的……”

螽羽小心翼翼,看着夫人望向自己的眼睛里没有不悦,才接着说:

“如今请平粮价者得胜不久,正还是春风得意的时候,上下齐心。但若日久,乡民百姓也懂得趁势收篷的道理,官府一旦放出同意调平粮价的消息,聚众者自然四散。届时再捉拿罪魁祸首,想必不是难事。”

“这道理我虽听得明白,可是谁又说得准究竟什么时候才‘是时候’呢?”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