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蒋,咱村里人都唤他蒋灶郎。”
赵光宗道:“咋的了?”
祁北南眉心一动,当真不想这般巧,蒋夫郎竟是赵家的亲戚。
这些日子虽没少打听灶人的事儿,可还没得见过人。
他拍了赵光宗的手一下,道:“我去见识一二你小表叔的手艺可行?”
赵光宗好笑道:“这有甚不行的。”
于是两人一兑儿钻进了灶屋去。
平素里掌着自家大锅小灶的张氏这当儿也退居到了灶下,只有烧火的份儿。
只见那蒋夫郎,生得一张长脸,眉骨高,怪是有些严肃的面向。
他做烧菜掌勺这一行,不想身形竟是还瘦瘦高高的。
这当头上蒋夫郎正在炒菜,锅里烧得辣,半勺子猪油膏下锅去化开。
他掌心悬在油锅面上试了试温,旋即便将一把教人分辨不清的香料丢进了锅里,顿时灶屋里便喷出一股香味来。
切花儿的猪肚进锅,软塌塌的猪肚条立便泡胀起来,锅铲在蒋夫郎手里耍得生风。
“饿了吧,还有俩菜就好了。”
张氏见在门口走不动道的两个孩子,道了一声。
“嗅着香味儿实在是忍不得就来了,瞧瞧是哪个师傅手艺这般的好。”
祁北南道:“本是不饿的,这般馋虫也都爬了出来。”
张氏笑着同他介绍了蒋夫郎。
几句话的功夫,蒋夫郎已经把菜起了锅,他瞅了祁北南一眼,并没有说话招呼,只是微不可察的点了下头,示意是瞧见人了。
祁北南想,这蒋夫郎果真与秦娘子说的一般,是个不多热情的人。
不过人各有性儿,有人热络,自有人冷淡。
若人人都一般,那还有甚么意思。
他就厚脸皮儿的守在灶屋上,听得哒哒哒的一串富有节律的切菜声音,见着蒋夫郎炒了菜,做了汤。
这蒋夫郎做菜,不疾不徐但格外利索,干甚都井井有条,只他一人掌着灶,也不会东一趟西一趟的。
据祁北南的经验,这是十分有信心,对一件事胸有成竹才会如此。
且有一点不得不说的是,蒋夫郎还很爱洁净,做了好几个菜,那灶上也不见汤汤水水,盆叠散乱。
他一头做菜,一头便将用的物拾简了回去,一张擦洗的布帕,时不时的过着灶台。
夜里,满当一桌子的菜。
炖得有干菇子乌骨鸡,炒得有蒜苗猪肚脍,蒸得有肉糜蛋羹,豆腐莼菜汤,烧得一尾浇着金汁的鱼。
菜样比寻常人户过年吃得丰盛还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