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泉州小说网>安史之乱时李亨几岁 > 第34章 杜甫有宰相之才(第1页)

第34章 杜甫有宰相之才(第1页)

是哪三大症结?”李亨问道。

“太子殿下容禀。”杜甫欠了欠身,说道,“其一乃是朝纲混乱,府库空虚。

自开元末年以来,奸相李林甫、杨国忠、陈希烈等结党营私,把持朝政,欺上瞒下,打压忠良,任人唯亲。三省六部九寺推诿扯皮,以至政令不畅,政务处理滞缓,朝廷行政效率极其低下。

加之奢靡之风盛行,对外征伐无度,对内大兴土木,虚耗钱粮,致使府库亏空。

我朝税赋本有定例,分为租庸调三项。租者,田租之征,每丁岁纳粟二石,此乃国之根基,养民力而固邦本。

庸者,力役之代,每丁年役二十日。若不服役,则可输绢或布以替,日折绢三尺或布三尺七寸五分,使民力得以灵活调配,于公私皆有裨益。

调者,随乡土所产而纳,岁输绢二丈、绵三两,或布二丈五尺、麻三斤,此乃因地制宜,取民之有余而补国用之不足。

然而,近年以来,情势大变。因对外征伐过于频繁,国库空虚,不得不屡屡加税。每至征收之时,百姓们苦不堪言。

更有官员贪墨,胥吏横行,层层盘剥。本已沉重的赋税,经过各级官员之手,越发不堪重负。官吏勾结,中饱私囊,常以各种名目额外增收赋税,将国家正税挪为己用,屡屡有之。

富者凭借权势与财富,勾结官府,隐匿田产,转嫁赋税于贫弱之人。贫者虽田亩稀少,却承担着过重的赋税压力,以至许多百姓生活困苦,甚至倾家荡产,沦为奴隶。

如此一来,民心渐失,民怨沸腾,若不加以整治革新,长此以往,我大唐盛世恐难以为继,国将不国,民亦不安。”

李亨闻言,频频点头,心中万分欢喜。他完全没有想到,杜甫不仅善于写诗,于朝政治理方面也颇有见地。

“朝纲混乱,府库空虚,这些本宫早有体会。这第二大症结呢?”李亨问道。

杜甫拱了拱手,继续说道:“其二乃是军事积弊,弱干强枝。

我大唐以府兵立国,每有战事,朝廷即可征调府兵出征。府兵平日务农,闲时训练,无需国家长期耗费大量资财用于供养庞大的常备军队,极大减轻了财政负担。

府兵制下,兵将分离,战事结束之后,兵散于府,将归于朝。

如此一来,就可以有效避免武将拥兵自重、尾大不掉的情况。自高祖、太宗皇帝以来,历经高宗、圣后、中宗、睿宗诸皇帝,国势昌盛,边疆安宁,府兵制功不可没。

然而,近年来,府兵制逐渐瓦解,募兵制如雨后春笋般兴起,边镇节度使借机大肆扩充兵力。

朝廷批准招募一千,边镇偷偷招募三千。朝廷准许招募一万,边镇往往要招三五万。

如安禄山之辈,坐拥边军二十余万,身兼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在河朔地区经营多年,兵将之间关系盘根错节,形成了强大的地方军事势力。

(范阳镇主要位于今天的河北省北部、北京市及天津市的部分地区,治所位于幽州。平卢镇大致在今天的辽宁、吉林、黑龙江及内蒙古的部分地区,治所位于营州。河东镇大约位于现在的山西省,治所设在太原府。)

但是,朝廷直属的禁军兵力非常薄弱,难以对地方藩镇形成有效的威慑与制衡。

太宗朝时,全国总共有六百三十四个折冲府,而关中地区的折冲府占到了总数的五分之二,这是典型的强干弱枝。

而如今,叛军长驱直入,朝廷仓促应战,屡战屡败,致使山河破碎,百姓蒙难。

尤其是哥舒翰在潼关大败之后,朝廷几乎没有可以御敌之兵,这都是弱干强枝之害!”杜甫说着,神色万分凝重,仿佛盘踞的刀光和黎民的惨叫就在眼前。

“先生之言一针见血。这军事之患,本宫必将重塑军队秩序。那第三大症结呢?”李亨眉头紧皱,但目光坚毅。

杜甫顿了顿,继续说道:“其三乃是百姓困厄,流离失所。

安史之乱的烽火燃遍河南河北,此乃中原腹地,华夏之根本。

叛乱发生以来,百姓惨遭战火涂炭,纷纷背井离乡。逃亡路上,百姓们易子而食,往往饿殍遍野。

加之瘟疫横行,一村之内,阖家死绝的比比皆是。死者相枕藉,尸骸无人收,腐臭之气弥漫四野,惨不忍睹。

因生活所迫,部分难民铤而走险,或为盗寇,滋扰地方;或被叛军裹胁,为叛军壮大声威。

如今,关中地区民生凋敝,兵源枯竭。而河东、河南地区难民无数,却无法安顿。”杜甫说着,眼中满是忧虑与悲悯。

李亨听后,沉思良久,缓缓说道:“杜先生剖析得透彻,这正是我大唐目前所面临的困局,本宫也是忧心忡忡,心急如焚。尤其是第三点,关中兵源已近枯竭,乃是当下的重中之重。”

李亨不由得感慨:《旧唐书》上的杜甫,除了吟诗作赋、忧国忧民之外,似乎没有什么长处,甚至还有点不解风情。但眼前的这个杜甫,眼光敏锐,见解深入,与史书上记载的全然不同。

杜甫闻言拱手道:“太子殿下,关中兵源虽面临困境,但并非无解。”

“先生可有办法?”李亨兴奋地问道。

“这也不难。”杜甫捏了捏稀疏的长须,说道,“其一是将征兵范围扩大到陇右、剑南等地,不能只盯着关中秦兵。

其二,兵在精而不在多。可以通过整肃军制,淘汰军中老弱残兵与冗余人员,令其回乡务农或从事其他产业。如此既减轻军队负担,又能让精壮之士得以补充进来,进而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其三,从进入关中的流民中挑选青壮,给予他们安家之所与饱腹之食,集中训练,如此既能解决流民之困,又可充实兵源,可谓一举两得。”

听完杜甫的这三条建议,李亨不觉大喜,拱手说道:“杜先生所言,本宫也深以为然。不过,这里面涉及到诸多考量。本宫与朝中大臣商议之后,一定会择善而从。”

李亨真没想到,这个身在局中的唐代人人,思想竟然如此深邃,让自己这个现代人都为之叹服。

之前还想给他一个侍御史,现在来看,这简直就是宰相之才,给一个侍御史都是委屈他了。

不过,杜甫此时仍是一介白身,直接给他一个御史中丞,恐难服众。不如先给一个侍御史,让其帮着整顿朝纲。

“杜先生,本宫想以你为侍御史,推鞫狱讼,弹举百僚,先生意下如何?”李亨缓缓说道。

杜甫闻言,连忙起身,对着李亨深深一拜:“杜甫幸蒙太子殿下恩典,敢不用命!”

“还有,刚刚先生所说的三大症结,请写成一篇文章,本宫要给三省六部九寺各官署好好看看,让他们心中明白,我大唐还有很多问题亟需解决。”

“遵命。”

李亨正和杜甫谈得火热时,一个小太监走了进来。见杜甫仍在,愣了一下,又退了出去。

杜甫见状,赶紧告退。

杜甫走后,小太监赶紧禀报道:“刑部颜侍郎和京兆府李府尹在大堂候着。”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