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没什么异议,纷纷应道:“明白。”
京城,年关已过。
李迟批完奏折,望着外头愈发浓厚的雪,咳了一阵,才缓过气来。太监为他端上汤药,他将其放在桌面上没动。
自从那此姚远不告而别后,李迟就很容易陷入这样的状态,他食不知味、寝不安眠,回京路上养回来的那一点气血也差不多败光了,若不是在政事上仍然雷厉风行,众臣几乎要以为皇帝已经病入膏肓。
可能朝臣们担心万一李迟真的身体不好,嘎嘣脆了,这江山就真的后继无人了。当年李迟不顾众人反对,遣散后宫,如今到了登基的第五个年头,却仍然不立后、不纳妃,也没什么宫外的私生子。
最近关于建议皇帝赶紧扩充后宫的折子又多了起来,李迟照例驳回不应,就连秦阁老都为着此事来找过他好几回,却也都被他婉拒掉了。
李迟神色恹恹,让太监们都退下了,自己捧着手炉,撑着油纸伞,来到演练场。
他缓缓抽出花玉剑,循着记忆中的一招一式,将姚远教过他的内容复习了一遍又一遍。
过了一个时辰,也没能热起来,寒风依然刺骨,从袍袖的缝隙中钻进来,让人忍不住瑟缩。
李迟收剑入鞘,捧着还剩点余温的手炉回了寝殿。
然而只见寝殿门口跪着一排女子,有的看着才十四五岁,有的看着二十出头,有的清秀温婉,有的女生男相,可谓是各种各样的都齐全了。
在这数九寒天,她们穿得却很少,能显出腰肢,跪在地上顺从的样子更是楚楚可怜,几乎没有男子能抵抗得住这样的诱惑。
李迟却沉了脸色,问道:“谁准你们来这里的?”
女孩们闻言将头磕在地上,可以看见削葱根似的手指被冻得发红,她们颤抖着回答:“是肃王令我等来此伺候陛下。”
李迟眼底闪过一丝寒意,但很快又收敛起来,冷声道:“都回去吧,转告肃王,不必把这些招数用在朕身上,再有下次,送多少朕杀多少。”
女孩们被吓得花容失色,纷纷掩面而泣,只得退下。
人走后,李迟看了一眼寝殿,最终还是收回了准备迈进去的步伐。他足尖一点,飞掠而去,甩开这令人感到寒冷彻骨的宫殿,来到镇国侯府。
其实侯府相比皇宫更加冷清一些,皇宫里头好歹还有宫女和太监们来去,而诺大的侯府却只有寥寥几名扫洒杂役,之前在此借住的玉龙门众人也已离开,在院中喊上一声,都能听见自己的回音。
李迟在院中桃树下坐了一会儿,便被雪花打湿了眼睫。
一名影卫匆匆赶来,递给李迟一封信,李迟眼前一亮,连忙丢开手炉,颤抖着手拆开信读了,才觉得心中有块石头落了地。
这段时间里,他隐约知道了一些陈年旧事,有些是肃王告诉他的,有些是他顺着线索自己查到的。真相太过残酷,导致他对于姚远更加患得患失。
他明白了姚远当时为什么会不告而别,也担心这次去往边关就无法再见。
直到他收到了姚远的来信,才知道原来姚远选择了释怀,并没有将上一辈的仇恨牵连到他身上。
他长吁一口气,抬头望了一眼覆满白雪的桃枝,才终于觉得身上不再僵冷。他来到姚远房中,研墨提笔,写下回信:“迟知将军深情,非政治清明无以为报。待卿凯旋之时,愿许白头之约,永结红叶之盟。京城一切安好,勿念。”
信件交由影卫寄出后,李迟这才熄了灯,褪下外衣,睡在姚远榻上。被褥中还有隐约残存的一点姚远的味道,淡淡的,却让人格外舒心。
这是姚远离京半月后,李迟睡的第一个好觉。
金岩关,城门楼上。
面戴青黑鬼首傩面的阮氏娇用尽全力挥动钢斧,低喝一声,斩在手腕粗的铁索上,霎时间火花迸溅,铁索绷断。
轰隆——
最后一道堵门墙轰然落地,砸出近一人高的沙尘。
钢斧当啷一声掉在地上,阮氏娇的面色在傩面的掩盖下难以窥见,她转过身来,捡起地上染血的武神傩面,伸手细细拍去上面的灰尘。
傩面中,文、武、善、凶,各代表一位神,对应南夷军中四大名将,而如今四大名将已折损殆尽,南夷军已经穷途末路了。
一行清泪从鬼首傩面下淌出,阮氏娇干裂带茧的手指拂过武神傩面,从眉眼到鼻梁,再到唇角。她将面具收进自己怀中,俯身捡起钢斧,另一手举起鼓槌用力砸下。
战鼓声中,阮氏娇吼道:“众将士!为了更肥沃的土地,为了我们身后苦苦求生的同胞,今日绝无退路!我作为国主,与万千臣民共存亡!”
话音刚落,一只白兀鹫从天而降,利爪狠狠抓向阮氏娇,又被她闪身躲了过去。
“国主!”
“保护国主!”
身旁将士们刚要聚集过来,又被阮氏娇挥退,她甩袖扔出一把飞镖,迫使白兀鹫不得不飞到高空中躲避。
阮氏娇怒道:“南平国卑鄙无耻!净用这些卑鄙手段,有本事放马过来,与我决一死战!”
咻——啪!
一支穿云箭向她袭来,她挥动钢斧勉励挡开,然而发髻却被箭矢划开,散落下来。
姚远率兵逼至城下,一字一句道:“决一死战?可以啊,只要你敢来。”
阮氏娇冷笑一声,在一众惊呼声中跃下城墙,却稳稳落地,袍摆如同盛放的花朵铺开一地,她缓缓抬起头,锐利的目光直直锁定姚远。